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儿:
当青春逝去,时间流转,我们总会因为当初的错误选择而悔恨。
比如说,你可能会为自己当初没有选择一个好的伴侣而后悔。
也可能会埋怨自己年轻时没有拼命争取机会而遗憾。
但我们无论怎样面对,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过去。
其实,我们更应该认识到,就算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,你大概率还可能会选错。
因为只要思维认知不提升,结果肯定会输的一塌糊涂。
这就像张一鸣最开始创业时,虽然他很想把产品做好,很想做出成绩,很想证明自己。
但是他并不具备相关的经验,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,最终只能用失败收场。
老愚在最开始做自己的牛人创富社群时,也经历过好几次的失败尝试,才最终感悟到自己应该怎么去带着大家一起学习,所以才越来越好。
对我们来说,提升的最根本方式是要提高思维认知,这样才能做出更多选择性正确的事情。
01.与书学,与人学
曹德旺说,人这辈子要读好两本书,一本是有字之书,一本是无字之书。
有字之书指的是各种典籍藏书,能给你带去思想洗礼的书籍。
无字之书指的是随时随地向比你厉害的人学习,向他们请教。
现实也告诉我们,越是能把这两种学习方式奉为金科玉律的人,越是进步神速。
张一鸣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。
从小到大,从无到有,从识字到毕业,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获取信息。
在微软工作的那段时间,虽然白天很忙碌,但他从来没有中断过自我的学习,有时候单位不忙时,他也会挤出半天用来看书。
也正是大量的阅读提高了他的认知水平,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延迟满足感就是他看书后提出的总结。
正式创业后,他也发现近距离接触高手,与他们深入交流,这样的方式会成长的更快,学习的更全。
所以后来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拿到答案的人寻求结果。
日积月累效应之下,他把超强的认知力转换成了开发产品的活力,最终打造了抖音、今日头条这样的巨无霸APP。
古往今来,向牛人靠拢,向书本求知,都是成事的不二法则。
02.会思考,抓根本
《教父》中说:“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”
其实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,还是生活中的烦恼,皆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造成的现状。
比如说,你和你爱人因为一件小事吵得很凶,互相争执的面红耳赤,谁也不让这谁,该怎么处理呢?
我觉得如果你能算清楚因为吵架这件事给感情带来的严重伤害、给时间带来的严重损耗、给心情造成的严重破坏时,无论谁对谁错,你都会选择让步,这就是其中的本质。
字节跳动同时做了很多产品,比如说抖音、今日头条、懂车帝、西瓜视频等等。
按理来说,张一鸣的工作肯定是异常的忙碌、分身乏力。
但他并没有出现打乱仗的情况,反而是把公司处理的井井有条。
只因他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:一是抓产品质量,二是抓效率第一,三是抓更新迭代,四是抓用户需求。
最关键的是无论工作有多忙碌,他都会让自己安静下来,去分享这件事存在的背后逻辑。
所以很多人说,张一鸣的成功是理性主义者的高光时刻。
当我们遇事时,也要学会让子弹飞一会,找出其中的内在机理,思考清楚来龙去脉,这样方可达到一年顶十年的效果。
03.重布局,搞护卫
一个好的商业模式,就像一个固若金汤的护城河,让敌人从里从外都无法攻破。
举个例子。
假如老愚只会新媒体写作,其他的都不会做。
那么我是不是会随着外部坏境的变化而减少竞争力呢?
答案是肯定会,因为世界并不会一成不变。
那么假如我不只会自己写,我还会教别人写,另外我还开设了写作课程。
这样是不是竞争力就会更强呢?
答案是肯定会。
这就是一鱼多吃的做法,但一鱼多吃的基础是互相之间一定有联系。
比如我本来会写作,但是却转身开发了关于瑜伽课程的项目,那我肯定会死得很惨。
张一鸣做产品就是这个思路,先是占领信息咨询市场,然后是短视频领域,最后是专攻大家喜欢的垂直领域。
这样的一条护城河互为补充,让敌人根本无可下手。
所以,低层的人只会玩战术,而高层的人更倾向于玩战略,也就是布局能力。